推进长护险制度全面落地,该如何处理好这四大关系

发布时间:2024-06-17 08:42:34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长期护理保险(以下简称“长护险”)的推行成为应对老龄化社会挑战的关键举措之一。经过八年的试点探索,长护险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号角已经吹响。而处理好长护险制度中的这四大关系,对其全面稳健推进十分重要。

3a24f5a4c8bcdb6b2862c8b8fe2f4cec_640_wx_fmt=jpe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webp

1. 基本服务项目清单和个性化护理的关系

长护险的设立旨在为失能老人提供必要的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服务,因此,明确长护险基本服务项目清单至关重要。然而,每位失能老人的具体情况不同,个性化护理需求亦千差万别。

在制定基本服务项目清单时,既要确保清单覆盖广泛,满足多数失能老人的基本需求,又要留有余地,允许个性化服务的补充。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度设计上保持灵活性,比如设置一定的服务弹性空间,允许地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度调整,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地区、不同个体的实际需要,也避免了提供的服务不符合失能老人的实际需求,而造成资源浪费。

bcf6443eb2703e16713cf6d0325a84d9_640_wx_fmt=pn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webp

2. 服务供给和现金给付的关系

直接向失能家庭发放现金补贴,操作起来确实更简单,但实际操作中却存在诸多弊端。亲情照护虽出于爱心,但缺乏专业培训可能导致护理不当,甚至加剧失能老人的健康状况,不能真正的提高失能老人的生活质量。此外,现金补贴容易被挪作他用,难以保证专款专用。
相比之下,通过服务供给的形式,可以确保资源直接用于护理服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并有利于构建专业的护理服务体系,保障服务质量。从各地试点实践看,长护险制度纯现金给付的城市越来越少,部分城市如天津等地后来也都采取现金+上门照护相结合的方式,总体朝着由机构提供上门服务的方向转变。

在服务供给过程中,服务提供涉及定点服务机构和服务人员,在区域范围内又涉及定点服务机构数量、质量以及服务人员专业服务能力等;服务过程更是具有隐私性、多点性、长期性等特点,这导致护理服务供需不平衡、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服务质量难监管等问题。为此,构建高效的服务体系,提升护理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和供给能力;借助科技力量建立健全服务质量监管体系,包括定期评估、服务全过程监管、服务反馈机制及奖惩措施,是确保服务供给质量的关键。同时,引入第三方独立评估机构,增强监管的公正性和透明度,也是提升服务质量的有效手段。

9d5084d51065e41f4103a162e358ff34_640_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webp

3. 服务机构规划管理和市场竞争的关系

长护险服务机构的规划管理与市场竞争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平衡。一方面,服务机构需要合理规划,避免过度集中或分散,确保服务覆盖面和连续性;另一方面,适度的市场竞争能够促进服务创新和质量提升。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关键在于建立科学合理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以及公平的竞争环境,避免出现“一放就乱,一抓就死”的局面。政府应扮演好引导者和监督者的角色,确保市场有序竞争的同时,不失控也不僵化。

4. 生活照料和家政服务的关系

在部分长护险试点城市中,长护险生活照料服务与家政服务之间可能存在交集,但是实际上两者存在本质区别。长护险生活照料服务旨在满足失能老人或残疾人士的基本生活需求,如饮食、洗浴、如厕、移动等,侧重于那些直接关联到失能老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护理项目,而家政服务,一般指的是家庭清洁、烹饪、衣物洗涤等家务活动。而长护险的目的是针对因失能而产生的特殊护理需求,而不是替代普通家庭的日常家务管理。
因此,在提供服务过程中,要明确各自的界限和服务标准,防止混淆概念,确保长护险资源精准用于失能老人的护理。

97662e27c0f6479137c07527f04d1ff2_640_wx_fmt=webp&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webp

总之,长护险制度的全面落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市场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处理好上述四大关系,有利于真正实现“老有所护”的美好愿景,让每一位失能老人都能在晚年享受到有尊严、有质量的护理服务。

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