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将对失能照护服务质量产生怎样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4-03-20 00:56:47

根据《中国养老服务行业现状深度调研与投资趋势研究报告(2022-2029年)》,2021年我国约有1.9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超过4500万失能失智老人需要照护;2025年我国失能失智老人数量将达到7000万,2030年将达到1亿,失能老人经历的失能期也将增长到7.44年,较目前的5.8年大幅度提升。失能护理既具有很强的必然性,又具有高度的不可逆性。一旦被认定为失能,意味着长期护理的行为几乎就延续到人的生命终点。

现实的情况是,由于生育水平下降、生活观念变化、家庭小型化趋势、人口流动增加及妇女劳动力市场参与率的提高等因素,家庭长期照护的功能逐渐弱化,社会化老年人照护体系亟待完善。长护险成为解决失能人员护理、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保障失能人员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

但是,长护险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居家上门护理服务的特殊性,且缺少完善的监管手段,不少人盯上了长护基金,对失能人员的生活照料钱伸出“黑手”,甚至成了不少人敛财的工具。“虚假服务”“虚假打卡”“虚假结算”等骗保行为在长护险试点城市中频出,在部分试点甚至是十分普遍的现象,严重危害了失能人员的权益和长护险制度的健康发展。

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为失能照护服务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本文旨在全面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对解决目前失能照护服务面临的问题,以及对解决护理服务不专业、质量低等问题的作用。

人工智能+监管系统,保障护理质量

在传统的失能照护服务中,由于监管手段有限,无病评有、虚假服务、服务质量差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真正失能老人的权益。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通过智能化的监管手段,有效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的同时,提高护理服务效果。

99c95573933dcc7933ed753dec390df3_640_wx_fmt=png&from=appmsg&wxfrom=5&wx_lazy=1&wx_co=1.png

  1. 通过“国云智护”失能评估防欺诈系统及其智能设备,实时上传患者体征数据,将数据传输到云端后台,通过人工智能AI算法分析,能精准检测患者是否离床及在室内的活动轨迹,能清楚的了解患者的失能程度;如果被检测对象被认为是假装卧床的人员,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将有关人员通知到监管中心,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杜绝了评估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轻症重评”、“无病评有”现象,为长护险医保基金做好守门员,让更多真正的失能老人享受到长护险待遇。
  2. “国云智护”护理服务智能监管系统,通过人工智能算法,生物雷达的微波效应,全程监测分析护理服务内容、服务过程,服务时长等护理服务情况,让服务全流程实现了数字化、可视化监管,科学判定护理服务是否合格,最大程度保障护理服务质量。
  3. 传统的失能照护服务往往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服务效果难以评估。而未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通过对老人的生理指标、生活能力、心理状态等多维度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对照护服务的效果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估,从而发现服务中的短板和不足,为改进服务提供依据。人工智能系统还能根据老人的生活习惯、健康状况和照护需求,提供个性化的照护方案,如饮食搭配、康复训练等,使照护服务更加贴心和精准。


人工智能+护理服务,提高服务专业化水平

传统的护理服务中,由于护工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服务质量难以保证。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通过智能化的培训和指导,提升护工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技术手段,为护工提供模拟训练和实践操作的机会。通过反复练习和模拟操作,护工可以更加熟悉和掌握照护技能,提高服务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通过智能语音助手和在线学习平台等方式,为护工提供实时的指导和帮助。在遇到问题和困难时,护工可以随时向智能系统寻求帮助和建议,从而提高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168f98fc7aa81441b64296c1650fe784_640_wx_fmt=png&from=appmsg&wxfrom=5&wx_lazy=1&wx_co=1.png

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为失能照护服务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为解决当前面临的诸多问题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通过精准监测、个性化照护以及智能监管,人工智能技术对提升照护服务质量、优化服务效果、杜绝虚假服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它还有助于提升护理服务专业性,为失能老人提供更加安全、高效、贴心的照护服务。可以说,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为失能照护服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