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终将老去,我希望有尊严的老去”—长护险让失能人员体面养老
发布时间:2024-07-03 00:44:28
在岁月的长河中,每个人都会面临衰老与死亡这一生命必经的旅程。当谈及养老,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真正的挑战往往始于失能。而“我们终将老去,愿以尊严相伴”成为失能长者内心深处的渴望。失能,这一词语背后,隐藏的是老年人生活世界的一场巨变。
日常起居的简单动作,如穿衣、洗漱到用餐,这些基本生活能力的丧失,剥夺了他们的自主权与生活品质。无助与依赖感的滋生,蚕食着自尊,极易引发抑郁情绪,甚至感到自己成了家人的累赘,这种心理状态的转变是对个人尊严的极大考验。失能老人也会因行动不便而减少外出,与外界的交流减少,加剧了孤独感和隔离感。世界上只有四种人:曾经是照护者的人,现在是照护者的人,即将成为照护者的人,以及需要照护者的人。《当一位北大教授成为24小时照护者》的故事,揭示了即便是社会精英,经济条件优良,在照护失能家人时也会陷入身心俱疲的境地。一天24小时的生活陷入换尿布、擦屎擦尿、洗澡、洗床单、做饭的自动化程序里,还需要面对亲人身体状况的日渐衰退,这让照护者陷入深深的绝望中。此外,经济负担也是一个现实问题,长期的医疗费用、特制辅具购置及专业照护服务等开销,可能迅速耗尽家庭积蓄,甚至负债累累。同时,这对家庭关系也是一种挑战。这不仅仅是个人的困境,更是我国众多家庭的真实写照。在文章里,胡泳教授直言自己还是幸运的:“我是个大学老师,我的自由时间比别的工作多。我还有兄弟姐妹来分担。” 而这种条件,已经是很多人不具备的,他们的处境将更加严酷。
03 长护险-尊严养老的制度保障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一人失能,全家失衡”,这是失能老人家庭普遍面临的照护难题。我国长护险政策的出台,正是对这一社会需求的积极响应。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部分,长护险旨在为因年老、疾病或伤残导致生活无法自理的人群提供经济补助和护理服务,减轻家庭压力,确保每一位失能老人都能获得必要的照护。自2016年起,长护险试点在全国49个城市展开,探索建立了一套包含评估标准、服务内容、费用支付等在内的完整体系,切实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提高了失能人员的生活质量,维护了失能人员的尊严。
- 专业化护理服务:长护险支持下的专业护理团队,不仅提供基础的生活照料,还包括医疗护理、康复训练等服务,确保失能老人得到科学、安全、人性化的照护,维护其身体健康和生命尊严。例如,上海等地通过实施分级护理服务,满足了不同失能程度老人的个性化需求。评估等级为五级或六级的老人,每周服务频次则为7次,每次服务时间为1小时,不仅显著提升了失能人员的生活质量,还减轻了失能家庭的照护负担,让照护者“喘口气”。
- 多样化的服务模式:长护险覆盖居家护理、社区照护和机构护理等多种模式,让老人根据自身情况和偏好选择最适合的照护方式。而居家护理让失能老人能在熟悉的环境中接受照护,维护其社交圈与生活习惯,这是维护尊严的重要环节。
- 心理与情感关怀:长护险不仅关注老人的身体护理,也重视其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通过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社交活动参与机会,帮助失能老人减轻孤独感,保持积极的心态,维护其精神健康。
- 科技辅助与智能化:融入科技与智能化的长护险服务,为失能老人的生活开启了新篇章。长护险创新性地采用辅具租赁模式,让失能家庭轻松获得如智能床、智能移位器等高科技辅助设备,不仅极大地减轻了日常照护的重担,还巧妙维护了老人的个人尊严,同步缓解了家属与护理人员的照护压力。
面对老龄化社会的挑战,我国长护险政策的探索与实践,正逐步构建起一个更加包容、有温度的养老体系。对于失能老人而言,这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支持,更是对他们尊严与权利的尊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共同见证了一个理念的转变:真正的养老,从理解失能老人的需求出发,以实现有尊严的老去为目标,让生命的每一刻都充满价值与意义。
参考资料:凤凰网读书:当一位北大教授成为24小时照护者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